富恒资讯

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的区别 | 富恒生物

时间:2025-06-05 14:37:13|浏览:3 次

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在结构、来源、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存在区别,具体如下:


结构差异:两者都属于蒽醌类化合物,但结构有所不同。芦荟大黄素的化学名为 9,10 - 蒽醌二酮 - 1,8 - 二羟基 - 3 -(羟甲基),其在蒽醌母核的 1 位和 8 位有羟基,3 位有羟甲基。大黄素的化学名为 9,10 - 蒽醌二酮 - 1,3,8 - 三羟基 - 6 - 甲基,在蒽醌母核的 1 位、3 位和 8 位有羟基,6 位有甲基。

来源不同:芦荟大黄素主要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、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,也可由芦荟苷水解得到。大黄素存在于大黄、何首乌、决明子、首乌藤、虎杖等多种药材中。


理化性质区别:

熔点:芦荟大黄素熔点为 223 - 224℃;大黄素熔点为 256 - 257℃。
溶解性:芦荟大黄素易升华,可溶于乙醛、苯、热乙醇、稀氨水、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,易溶于热乙醇,在乙醚及苯中呈黄色,氨水及硫酸中呈绯红色。大黄素几乎不溶于水,溶于乙醇及碱溶液。


药理作用不同:

抗菌作用:两者都有抗菌作用,但芦荟大黄素对葡萄球菌、链球菌及白喉、枯草、炭疽、副伤寒和痢疾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,其中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为敏感。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、枯草杆菌、大肠杆菌等各种细菌以及胃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。
其他作用:芦荟大黄素具有较强的泻下活性,临床用作泻药,还能抑制癌细胞的 DNA、RNA 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,具有抗肿瘤作用。大黄素在抗氧化、神经保护方面表现突出,还可抑制平滑肌细胞,呈剂量依赖关系。


在线咨询

发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