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抗氧化应激:清除血管「锈迹」的分子工兵
在心血管系统中,氧化应激就如同隐匿的 “定时炸弹” 。正常生理状态下,机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维持着精妙的平衡,但当机体受到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吸烟、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时,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,导致体内活性氧(ROS)如羟自由基(・OH)、超氧阴离子(O₂⁻・)等大量产生。过多的 ROS 会攻击血管内皮细胞、细胞膜、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,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,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改变,导致细胞功能受损;还会损伤 DNA,引发基因突变,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增殖。丙二醛(MDA)是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,其含量的升高是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之一。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,氧化应激起着关键作用,它会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的氧化修饰,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(ox-LDL),ox-LDL 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,可诱导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,吸引单核细胞和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内膜下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。
灵芝多糖则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 “分子工兵” 队伍,能够精准地清除血管内的 “锈迹”—— 过多的自由基 。其独特的 β-1,3 - 葡聚糖结构赋予了它强大的抗氧化能力,它可以直接与羟自由基、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发生反应,通过电子转移或氢原子转移的方式,将自由基转化为稳定的分子,从而减少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。研究表明,灵芝多糖能够使丙二醛(MDA)等氧化产物降低 35%-45%,有效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,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。
除了直接清除自由基,灵芝多糖还能从内部激活机体自身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。它通过激活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(Nrf2)通路,发挥内源性抗氧化增强作用。Nrf2 是细胞内重要的抗氧化转录因子,在正常情况下,Nrf2 与 Kelch 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 1(Keap1)结合,处于无活性状态。当细胞受到氧化应激等刺激时,Nrf2 与 Keap1 解离,进入细胞核,与抗氧化反应元件(ARE)结合,启动一系列抗氧化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,如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、过氧化氢酶(CAT)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(GSH-Px)等。灵芝多糖能够激活 Nrf2 通路,使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提升 20%-40%。SOD 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,它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歧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,过氧化氢在 CAT 和 GSH-Px 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分解为水和氧气,从而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减轻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伤。这种 “外源性清除 + 内源性增强” 的双重抗氧化网络,使得灵芝多糖在延缓血管内皮氧化损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从根源上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。
(二)血管内皮保护:守护心血管的「第一道防线」
血管内皮细胞是衬于血管内腔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,它不仅是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理屏障,还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和旁分泌功能,是维持血管稳态的关键因素,堪称守护心血管的 “第一道防线” 。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,如一氧化氮(NO)、前列环素(PGI₂)等,这些物质具有舒张血管、抑制血小板聚集、抗血栓形成、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,对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。然而,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炎症因子、氧化应激等因素的刺激时,就会发生损伤,导致其功能紊乱。受损的内皮细胞会减少 NO 和 PGI₂的释放,同时增加内皮素 - 1(ET-1)、血栓素 A₂(TXA₂)等缩血管和促血栓形成物质的分泌,使血管收缩、血小板聚集,促进血栓形成;还会表达黏附分子,吸引单核细胞、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黏附并迁移到血管内膜下,引发炎症反应,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。循环内皮细胞(CEC)是从血管内皮脱落到血液循环中的细胞,其数量的增加是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灵芝多糖能够通过多途径守护这道 “防线” 。在炎症因子调控方面,它可以抑制炎症因子 TNF-α、IL-6 的释放。TNF-α 和 IL-6 是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,它们可以激活内皮细胞,使其表达黏附分子,促进炎症细胞的黏附和迁移,加重血管内皮损伤。灵芝多糖通过抑制 TNF-α、IL-6 的释放,减少了炎症细胞对血管内皮的攻击,从而降低了循环内皮细胞(CEC)的脱落,研究显示可减少 30%-50%,有效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。
此外,灵芝多糖还能促进内皮前驱细胞(EPC)的修复功能 。EPC 是一类具有增殖、分化潜能的细胞,它们可以迁移到受损的血管内皮部位,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,参与血管内皮的修复和再生。灵芝多糖能够促进 EPC 的增殖、迁移和分化,增强其修复受损血管内皮的能力,使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提升 18%。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指标,其提升表明灵芝多糖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,恢复血管的正常舒张和收缩功能,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(三)脂质代谢调节:重塑血脂平衡的代谢引擎
脂质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,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(TC)、甘油三酯(TG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水平升高,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水平降低 。LDL-C 是一种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,它容易被氧化修饰成 ox-LDL,ox-LDL 可被巨噬细胞吞噬,形成泡沫细胞,泡沫细胞在血管内膜下聚集,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;而 HDL-C 则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,它可以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,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,还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抗血栓等作用,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。
临床研究为灵芝多糖调节脂质代谢的功效提供了坚实证据 。众多研究表明,灵芝多糖可降低总胆固醇(TC)12%-22%、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15%-28%,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(HDL-C)10%-15% ,在重塑血脂平衡方面效果显著。
在分子机制层面,灵芝多糖主要通过调节 PPARγ/LXRα 通路来发挥作用 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(PPARγ)是一种核受体,在脂肪细胞分化、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肝脏 X 受体 α(LXRα)也是一种核受体,主要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和脂质代谢的调节。灵芝多糖可以激活 PPARγ,促进脂肪细胞分化,增加脂肪酸的摄取和氧化,减少脂肪在肝脏和血液中的堆积;同时,灵芝多糖还能激活 LXRα,上调 ATP 结合盒转运体 A1(ABCA1)和 G1(ABCG1)的表达,促进胆固醇从细胞内流出,与载脂蛋白 A-I(ApoA-I)结合,形成 HDL,从而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,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。灵芝多糖还能抑制肝脏脂肪酸合成酶(FAS)、乙酰辅酶 A 羧化酶(ACC)等脂肪合成关键酶的活性,减少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合成,从源头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,有效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(四)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预防
血小板在生理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。当血管内皮受损时,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,血小板会迅速黏附在胶原纤维上,随后被激活,发生形态改变,释放出血小板颗粒内容物,如 ADP、5 - 羟色胺、血栓素 A₂(TXA₂)等,这些物质可以进一步激活血小板,使其发生聚集,形成血小板血栓。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,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的主要原因。血小板活化因子(PAF)是一种强效的血小板激活剂,它可以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受体结合,激活血小板内的信号通路,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。
灵芝多糖在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预防方面表现出色 。它能够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(PAF)诱导的聚集反应,通过阻断 PAF 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的结合,或者抑制 PAF 激活的下游信号通路,减少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。研究发现,灵芝多糖可延长凝血时间 15%-20%,使血液凝固过程减缓,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。
灵芝多糖还通过调节血栓素 A2(TXA2)和前列环素(PGI2)的平衡来发挥抗血栓作用 。TXA2 是一种强烈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和血管收缩剂,而 PGI2 则是一种有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血管舒张剂,二者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。灵芝多糖能够降低血栓素 A2(TXA2)水平,同时提升前列环素(PGI2)活性,打破促凝与抗凝的失衡状态,形成抗血栓的双向调节机制 。这种调节作用使得血小板的聚集性降低,血管保持舒张状态,显著降低了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,为心血管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