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(TC)、甘油三酯(TG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升高,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降低。茯苓提取物通过干预脂质合成、分解、转运等关键过程,实现血脂调节:
1. 抑制肝脏脂质合成 —— 减少 “内源性脂质过剩”
肝脏是内源性脂质(如胆固醇、甘油三酯)合成的核心器官,其合成亢进是血脂升高的重要原因。茯苓提取物可通过下调关键合成酶,抑制脂质过量生成:
抑制胆固醇合成: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(HMG-CoA 还原酶),茯苓三萜类成分(如茯苓酸、去氢茯苓酸)可显著抑制该酶的活性,减少肝脏内胆固醇的从头合成,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。
减少甘油三酯合成:甘油三酯的合成依赖脂肪酸的摄入与内源性合成,茯苓多糖可下调脂肪酸合成酶(FAS)、乙酰辅酶 A 羧化酶(ACC)等关键酶的表达,减少肝脏内脂肪酸的合成,进而降低甘油三酯的生成量。
2. 促进脂质分解与氧化 —— 加速 “多余脂质消耗”
体内多余的脂质(尤其是甘油三酯)需通过 β- 氧化等途径分解为能量供机体利用,茯苓提取物可增强这一过程,减少脂质堆积:
激活 AMPK 信号通路: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(AMPK)是调控能量代谢的 “核心开关”,其激活可促进脂肪细胞分解(脂解)和线粒体中的脂肪酸 β- 氧化。研究发现,茯苓多糖可激活 AMPK 磷酸化,上调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- 1(CPT-1,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的关键酶)的活性,加速甘油三酯分解为脂肪酸并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,从而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的甘油三酯水平。
促进脂联素分泌: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 “有益激素”,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、促进脂质氧化。茯苓提取物可刺激脂肪细胞分泌脂联素,间接增强外周组织(如肌肉、肝脏)对脂质的分解利用。
3. 调节脂蛋白代谢 —— 改善 “脂质转运失衡”
脂蛋白是脂质在血液中转运的载体(如 LDL 负责将胆固醇运至外周组织,HDL 负责将外周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),其功能异常会导致血脂沉积。茯苓提取物可改善脂蛋白的合成与功能:
降低 LDL-C,升高 HDL-C:动物实验显示,茯苓提取物可减少 LDL 的氧化修饰(氧化型 LDL 易沉积在血管壁引发动脉粥样硬化),同时促进 HDL 的合成与成熟,增强其 “逆转运胆固醇” 的能力,减少血管内脂质堆积。
减少乳糜微粒滞留:乳糜微粒是吸收外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脂蛋白,茯苓多糖可促进乳糜微粒的代谢清除,降低餐后甘油三酯水平。
4. 改善胰岛素抵抗 —— 阻断 “代谢紊乱恶性循环”
胰岛素抵抗是血脂异常与肥胖、糖尿病共有的病理基础: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会导致脂肪分解亢进、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增多,进而引发脂质合成紊乱。茯苓提取物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胰岛素抵抗:
茯苓多糖可提高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(如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-1)的磷酸化水平,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;
减少脂肪组织(尤其是内脏脂肪)的过度堆积,降低游离脂肪酸释放,缓解肝脏的 “脂毒性”,打破 “胰岛素抵抗→血脂异常” 的恶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