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纤维化的发生是 “肝细胞损伤→炎症激活→HSC 活化→胶原沉积” 的级联过程,姜黄素主要通过靶向这一过程的多个关键环节发挥作用:
1. 保护肝细胞,减少损伤源头
肝细胞损伤(如脂肪变性、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坏死 / 凋亡)是启动纤维化的 “第一步”,姜黄素通过双重作用减少肝细胞损伤:
抗氧化应激:脂肪肝中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会引发 “氧化应激过载”(活性氧 ROS 大量产生),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功能。姜黄素可激活Nrf2 抗氧化通路,促进谷胱甘肽(GSH)、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等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合成,同时直接清除 ROS,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(如减少丙二醛 MDA 生成);
抑制脂毒性:通过激活AMPK 通路(能量代谢关键酶),姜黄素可促进肝细胞内脂肪分解(减少甘油三酯堆积),抑制脂肪酸合成相关酶(如 FAS),从而缓解 “脂肪变性”(脂肪肝的早期特征),从源头减少肝细胞损伤信号。
2. 抑制肝脏炎症,阻断纤维化 “驱动信号”
慢性炎症是连接肝细胞损伤与 HSC 活化的核心桥梁,脂肪肝中 Kupffer 细胞(肝巨噬细胞)激活后释放的促炎因子(如 TNF-α、IL-6、TGF-β1)会直接诱导 HSC 活化:
姜黄素可通过抑制NF-κB 通路(炎症核心调控通路)和TLR4/MyD88 通路(识别损伤信号的通路),减少 Kupffer 细胞活化,降低促炎因子分泌;
尤其针对TGF-β1(最强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),姜黄素可抑制其信号传导(如阻断 Smad2/3 磷酸化),减少其对 HSC 的 “活化指令”。
3. 抑制肝星状细胞(HSC)活化与增殖
HSC 是肝脏合成胶原的 “主要细胞”,正常状态下处于 “静息态”,受损伤 / 炎症信号刺激后会转化为 “肌成纤维细胞样活化态”,这是纤维化的核心环节:
姜黄素可直接抑制 HSC 活化:通过下调活化标志物(如 α-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-SMA、胶原蛋白 Ⅰ/Ⅲ)的表达,阻止静息 HSC 向活化态转化;
抑制 HSC 增殖与存活: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(如 p21、p53)和凋亡通路(如激活 Caspase-3),减少活化 HSC 的数量,从 “细胞层面” 减少胶原合成来源。
4. 促进胶原降解,逆转已有纤维化
除了减少胶原合成,姜黄素还可能通过调节 “胶原降解平衡” 促进已形成胶原的分解:
肝脏中胶原的降解主要依赖 “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s)”,而 “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(TIMPs)” 会抑制 MMPs 活性,导致胶原堆积。研究显示,姜黄素可上调 MMP-2/MMP-9 的表达,同时下调 TIMP-1/TIMP-2 的水平,恢复 “降解>合成” 的平衡,帮助逆转早期胶原沉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