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伤愈合是一个涉及炎症调控、细胞增殖迁移、胶原合成、组织重塑的复杂过程,橄榄多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辅助加速这一过程:
1. 抗炎作用:减轻创面炎症损伤
创伤初期会伴随急性炎症反应,适度炎症是修复的启动信号,但过度或持续炎症会延缓愈合(如导致创面红肿、渗出增加)。
橄榄多酚(尤其是羟基酪醇)可通过抑制炎症相关信号通路(如 NF-κB 通路),减少肿瘤坏死因子 -α(TNF-α)、白细胞介素 - 6(IL-6)等促炎因子的释放,同时降低中性粒细胞、巨噬细胞的过度浸润,从而减轻创面炎症损伤,为后续修复创造良好微环境。
已有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创面模型研究证实,橄榄多酚处理可显著降低创面局部的炎症因子水平,缩短炎症期持续时间。
2. 抗氧化作用:保护创面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
创伤后,创面局部会因缺血、再灌注或细胞代谢紊乱产生大量活性氧(ROS),ROS 过量会破坏细胞结构(如细胞膜、DNA)、抑制修复相关酶活性,进而延缓愈合。
橄榄多酚是强抗氧化剂,其酚羟基可直接清除 ROS,同时激活细胞内抗氧化系统(如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、谷胱甘肽 GSH 的活性),减少氧化应激对成纤维细胞、角质形成细胞(创面修复关键细胞)的损伤,维持这些细胞的存活和功能。
动物实验显示,外用含橄榄多酚的凝胶可降低创面 ROS 水平,提升修复细胞的活性。
3. 促进修复细胞增殖与迁移:加速创面 “填补” 与表皮再生
创伤愈合的核心是 “细胞填补创面 + 表皮覆盖”:
成纤维细胞:负责合成胶原蛋白,形成肉芽组织,填补创面缺损;
角质形成细胞:从创面边缘向中心迁移,最终形成新的表皮,覆盖创面。
研究发现,橄榄多酚(如橄榄苦苷)可通过激活细胞增殖相关信号(如 PI3K/Akt 通路),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;同时,它能调节创面局部的细胞外基质成分(如增加纤连蛋白表达),为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提供 “支架”,从而加速肉芽组织形成和表皮再生,缩短创面愈合时间。
例如,在大鼠皮肤缺损模型中,涂抹橄榄多酚提取物后,创面的成纤维细胞数量、胶原沉积量显著增加,创面闭合率较对照组提高约 20%-30%(数据来源于部分动物实验文献)。
4. 改善创面微循环:为修复提供营养支持
创面愈合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,以输送氧气、营养物质(如氨基酸、葡萄糖)和修复因子。橄榄多酚可通过舒张血管、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,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,增加血流灌注,为修复细胞提供充足的 “能量和原料”,进一步辅助愈合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