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糖代谢调节:改善血糖稳态
血糖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葡萄糖的吸收、利用、储存及分解的动态平衡,橄榄苦甙通过多重途径参与这一过程:
1. 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,降低餐后血糖
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:橄榄苦甙可抑制肠道内 α- 葡萄糖苷酶、α- 淀粉酶的活性(这两种酶负责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),减少食物中葡萄糖的释放与吸收,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峰值。例如,体外实验显示,橄榄苦甙对 α-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,效果与常用降糖药阿卡波糖类似(但强度较低)。
延缓葡萄糖转运:通过下调肠道上皮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(如 SGLT1、GLUT2)表达,减少葡萄糖从肠道向血液的转运效率,进一步减缓血糖升高速度。
2. 促进外周组织葡萄糖利用,增强糖酵解与糖原合成
激活 AMPK 信号通路:AMPK(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)是细胞能量感知的 “开关”,激活后可促进葡萄糖 uptake(摄取)和利用。橄榄苦甙可通过增加 AMP/ATP 比值或直接激活 AMPK,促使肌肉、脂肪等外周组织的 GLUT4(葡萄糖转运蛋白 4)向细胞膜转移,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并通过糖酵解供能。
促进肝糖原合成:肝脏是葡萄糖储存的主要器官(以糖原形式)。橄榄苦甙可通过调节肝糖原合成酶的活性,促进多余葡萄糖在肝脏转化为糖原储存,减少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,从而维持空腹血糖稳定。
二、脂代谢调节:减少脂肪堆积与血脂异常
脂代谢紊乱(如肥胖、高甘油三酯血症、胆固醇异常)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特征,橄榄苦甙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化、脂质合成与分解,改善脂代谢失衡:
1. 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与脂质合成
阻断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化:脂肪细胞分化依赖于 PPARγ(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)、C/EBPα(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 α)等转录因子的激活。橄榄苦甙可下调这些因子的表达,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,减少脂肪细胞数量。
减少脂质合成: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,橄榄苦甙可抑制脂肪酸合成酶(FAS)、乙酰辅酶 A 羧化酶(ACC)等关键酶的活性,减少内源性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合成,降低肝脏脂肪堆积(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)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。
2. 促进脂肪分解与 β- 氧化
激活脂肪分解通路:橄榄苦甙可通过升高细胞内 cAMP 水平,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(HSL),促进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为游离脂肪酸(FFA)并释放到血液中,供其他组织(如肌肉)氧化供能。
增强线粒体 β- 氧化:在肝脏和肌肉中,橄榄苦甙可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(PPARα)及其靶基因(如 CPT1,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1)的表达,促进游离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 β- 氧化分解,减少脂质蓄积。
三、改善胰岛素抵抗: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
胰岛素抵抗(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)是 2 型糖尿病、肥胖等代谢疾病的核心机制,橄榄苦甙通过抗炎、抗氧化及直接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这一问题:
1. 抗炎与抗氧化,减轻胰岛素抵抗的 “土壤”
慢性低度炎症(如 TNF-α、IL-6 等促炎因子升高)和氧化应激会损伤胰岛素受体及其下游信号分子(如 IRS-1),导致胰岛素抵抗。
橄榄苦甙可抑制 NF-κB 炎症通路,减少促炎因子释放;同时清除活性氧(ROS),保护胰岛素信号分子不被氧化损伤,维持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完整性。
2. 直接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
胰岛素通过与受体结合,激活 IRS-1/PI3K/Akt 通路,促进 GLUT4 转运葡萄糖。橄榄苦甙可上调 IRS-1 的磷酸化水平,增强 PI3K 和 Akt 的活性,使胰岛素信号更高效传递,即使在低胰岛素水平下也能促进葡萄糖摄取。